精选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新闻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项目负责人_小米汽车 负责人

tamoadmin 2024-08-31
1.小米要造“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小米这样回应……2.小米金凡是谁3.小米汽车工厂选址逐渐明朗 或将在北京+武汉两地建厂4.小米汽车高薪抢人背后,新风口还

1.小米要造“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小米这样回应……

2.小米金凡是谁

3.小米汽车工厂选址逐渐明朗 或将在北京+武汉两地建厂

4.小米汽车高薪抢人背后,新风口还是内卷?

5.小米的前景怎么样?

6.雷军造车,投入百亿赌上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小米汽车项目负责人_小米汽车 负责人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继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注册在了同样的地址。

资料显示,小米 汽车 两家公司的所在地位于小米集团的园区内部,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由办公楼、生产工厂以及仓储物流三部分组成。记者从多位内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 汽车 的办公范围或占据四层楼的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中,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完全修缮好,现在还未见到小米 汽车 的相关员工。

据了解,雷军曾表示,小米 汽车 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为此,他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12月6日,小米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雷军变更为曾学忠,而这一行为纷纷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是雷军在为造车做充足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小米 汽车 动作频频,持续高薪“招兵买马”之后,小米 汽车 的团队已经扩充至500人,而“旷日持久”的小米 汽车 落户地“争夺”战也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小米 科技 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据有关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对于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展望,小米集团表示,将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目前首辆新能源 汽车 预计2024年下线并且量产。

为什么是亦庄?

记者从天眼查中查询到,继9月1日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注册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小米集团又注册了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从事新能源车整合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销售 汽车 等活动。两家公司的地址均为科创十街,注册资金加起来达到 110亿元。

记者前往该地发现,该地为小米集团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办公楼有ABCD四栋楼,其中ABD栋楼高约10层,A栋楼墙上挂着醒目的小米集团橙色标志,而C栋楼较其他三栋楼低矮,墙有“金山云”公司字样。

根据多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C栋楼是金山云公司人员办公之地,A栋楼则由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所用,其他两栋楼几乎都处于空置状态。有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 汽车 的工作人员将极有可能在B栋或者D栋楼中进行办公。

夜幕降临时,记者发现,只有A栋2层和6层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工厂也较为明亮,B、D栋楼则毫无光亮。在下午五至六点时,记者在门口等待多时,也并无看见工作人员下班之后鱼贯而出的场景,只有廖廖几人匆忙离开。与对面京东大楼的灯火辉煌相比,甚是冷清。

有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所小米园区的工厂主要生产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库中储存的货物也均为小米相关手机或者智能产品。不过在记者走访此期间观察到,有不少物流车在园区内绕着既定的轨道卸货运货,之后再驶出大门。

记者围绕园区周围一圈发现,大多为各种企业的工厂,小米集团园区东门对面则有一重大项目在施工,该项目涉及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封测环节。除此之外,区内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一批“三电”配套企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有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在经开区的 汽车 产业区路南区,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因为路南区未开发区域主要还剩VII-2街区,而北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已经占用了VII-2街区南侧产业区的一部分用地,VII-2街区北侧地区已经规划为路南居住区,去年才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不想再因小米 汽车 的到来变动路南区VII-2街区原有规划,于是就将小米 汽车 放在了旁边的马驹桥金桥区域。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亦庄,北京经开区展现了重视,其对外宣布:未来将发挥小米 汽车 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促进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则对此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 科技 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汽车 团队已扩充超五百人

小米造车的消息始于今年3月,经过一番扑朔迷离之后,小米集团终于发布公告,表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小米 汽车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自小米正式宣布加入造车行列以来,一度组织过多次招聘。从6月份开始,小米就开始陆续招募与 汽车 行业有关的人才,招聘岗位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均与自动驾驶领域有关。

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车业务推进顺利,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而在此之前,小米在9月1日对外表示造车团队达到近300人。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小米 汽车 团队又猛增了200人。

据了解,小米集团任命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为小米 汽车 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向雷军汇报;小米的早期员工、原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刘方,是当前小米 汽车 的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原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是小米 汽车 智能座舱负责人。除此之外,小米 汽车 的核心高管刘德、王翔、洪锋、卢伟冰等均系小米手机高层。

随着核心团队逐步到位, 汽车 供应链生态也逐步完善。在 10月中旬的小米产投Demo Day上,小米通过小米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小米产投)投资的102家企业中,就有40多家企业与 汽车 相关。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 汽车 电子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且不少企业都是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

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集团就已经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以及卫蓝新能源,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集团同时了4家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北醒光子以及速腾聚创。在芯片与传感器基础上,小米更是广泛撒网,其已投资了包括纵目 科技 、几何伙伴、智行者与Momenta等在内的多家公司。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也在做足准备。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表示,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 汽车 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 汽车 放下。小米内部的新目标是在2~3年内开设3万家门店,对中国县乡市场形成全面覆盖。

小米要造“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小米这样回应……

撰文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所有能宣之于口的都是已经完成的过去式,真正埋在心底的才会闭口不提。

8月11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表年度演讲,在前后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中小米只字未提造车,只是操着标志性的湖北普通话讲述了过去这些年为追寻梦想,克服的10个困难和艰难选择。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企业家一度爱上演讲,但随着马云、柳传志、刘强东等人的隐退,雷军成为扛旗者。去年同月同日,雷军在小米成立十年的节点上第一次进行年度演讲,在《一往无前》的主题下回忆了过去10年小米的成功和创业曲折,一时间语录横飞,传播效果拉满。

今年,雷军的穿着和去年几乎一样,小白鞋,牛仔裤,淡蓝色的衬衫,标准的互联网人打扮,最闪亮的部分是腰间的皮带,但上面没有Logo。变的是演讲题目,改为了《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励志。在这样的主题下,不说 汽车 也许是对的,此前 汽车 圈与“梦想”联系最紧密的词汇是“窒息”。

3月30日,小米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批准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雷军随即在小米发布会上宣布了造车的消息,表示这将是他人生中第四次创业,也将是最后一次的创业项目,他愿意为此压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言及深情之处,一度泪洒当场。

133天的时间,小米 汽车 怎么造、谁来造、造什么……整个 汽车 圈为雷军操碎了心,但与频频登台回忆小米是如何取得成功不同,雷军对 汽车 三缄其口。

就像开头所说的,真正的爱都是埋藏心底,付诸于行动的。

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渠道曝光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小米 汽车 的掌舵者在过去四个多月为造车积极游走。

4月1日,雷军在小米 科技 园接待多位 汽车 行业大佬,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红杉资本沈南鹏等赫然在列;4月9日,雷军位移上海,拜访博世总部;几乎同一时间,路人爆出了雷军突访宁德时代的照片;4月28日,雷军前往长安 汽车 研发中心和两江工厂参观;5月,雷军去了广汽埃安;6月4,雷军到访风头正劲的上汽通用五菱,参观宏光MINIEV工厂;四天后,又来到保定参观长城 汽车 工厂;7月9日,雷军出现在了上汽乘用车安亭总部……

根据冰山原理,浮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下的还有更多。雷军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在造车上闷声做大事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过往的演讲中窥视一二。

造车,从找人开始

去年的演讲中,雷军透露在小米创办初期,自己花费了80%的时间找人,几乎每天都在找人。

在他印象中,有一个人他两个月聊了至少10次以上,有的时候甚至聊10个小时以上。他表示,创业公司找人肯定是不容易的,如果找不到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用心,“找人不是三顾茅庐,找人要三十次顾茅庐。”

要干一件大事,组建团队是第一步,但百将易求,一帅难寻,雷军自身既懂硬件又懂软件,但他还需要一个更懂 汽车 的人。

十年前,雷军找到的第一个人是当时在谷歌中国研究院任职的林斌,靠着画在餐巾纸上“互联网+硬件+软件”铁人三项的图打动了林斌,后者成为小米的二号员工。这一次,雷军似乎同样准备从研究院入手。

6月1日,有媒体曝出小米10亿元天价挖角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浙江吉利 汽车 研究总院院长胡峥楠的消息。尽管当事人已经发微博辟谣,但第二天,吉利放出官方消息,领克研究院院长康国旺已经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兼),胡峥楠不再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另有任用。

与此同时,关于小米 汽车 招兵买马的小道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官宣造车后,小米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招贤纳士。

7月28日,雷军微博上放出张海报,上面写道:小米 汽车 自动驾驶诚邀500技术精英。更早之前,某公众号公布了更多的招聘信息,从座椅系统工程师到标准管理工程师,年薪起步至少为30万元,上限到70万元,并且提供14个月的薪水,工作地点均在上海徐家汇。

不只小米一家,2021年, 汽车 成为时代风口,滴滴、集度、恒大、宝能,各大领域的龙头企业先后入局,人才争夺战正式打响,其造成的连锁反应是,几年前四处挖角的造车新势力纷纷捂紧大门,部门企业与员工牵起了竞业协议。

造车可太费钱了

雷军的演讲声情并茂,但他自己可能也没想到,最出圈是一条八卦。

2019年9月,小米股价一路跌到8.28港币。“那段时间,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有位投资者指名一定要见我。刚见面,他就毫不客气地说,‘你们小米让我亏了这么多钱,真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干的?’接着,从战略到产品再到管理,把我们当小学生,数落了一个多小时。我衬衣都湿了。”

贵为互联网大佬,也会被人数落?能够数落雷军的人,到底是谁?

11日当晚,就有媒体扒出了秘投资人的身份是张瑛,后者的另一个标签是马云的老婆。紧接着,隐退江湖的马云回应“马上报案”,雷军在第二天发微博紧急否认。

抛开八卦,这暴露了一个问题。纵观雷军当天的演讲,提到最大的一笔钱为36亿,还是港币。他是这么说的,在被投资人数落湿乐衣襟后,“经董事会同意,我们掏了36亿港币的真金白银,均价9.35港币买了大量小米股票。”

这些钱,对造车这件小事儿而言,着实杯水车薪。

蔚来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公开表示,一个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这一数字后来几乎成为行业共识。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何小鹏在完成A+轮融资之后也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跳进来才知道200亿元都不够花。”

据摩根士丹利 汽车 行业分析师预计,特斯拉想要达到年销100万辆的目标,至少要花费18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到2030年,特斯拉将烧光660亿美元。

最新的一个是恒大。8月9日晚,恒大 汽车 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约48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关于造车究竟有多烧钱,一向以财大气粗著称的恒大集团董事局许家印也没能抗住“土豪”人设。

换句话说,造车的门槛够高,如果没有足够的预算和过硬心里素质,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四个月前,雷军表示首期投入10年投资100亿美元在造车上。他当时凡尔赛式的发言言犹在耳,“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1080亿现金,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还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说实话,还有我们亏得起。”

与当初到处找钱的造车新势力不同,小米本身资金尚且称得上雄厚,但这些“家底”对于准备All in造车的雷军而言到底是否足够?可能还需要做些,再做一些心理建设。

改变与挑战

逆袭的励志故事,是企业家演讲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样的故事,雷军很多。

七年前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表示小米要用5到10年的时间登顶全球第一。主持人问站在一旁的时任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怎么看,后者谈谈的回了一句:“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台下几百名观众笑成一片,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七年后的今天,Canalys等第三方研究机构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达5310万,同比增长86.6%,以17%的份额超越苹果,首次排名全球第二。站在台上宣布的这一刻,雷军是扬眉吐气的。

加入造车大军后的雷军似乎认同了“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对 汽车 业务还未发出过任何豪言壮语,但在行动上大量招聘、与多家地方谈项目落地、频繁拜访其他车企,一直在密集进行。

发布会上,雷军还分享了一个十年前的难忘经历。2011年,小米正在热火朝天的创业之中,手机发布在即,至此关键时刻,金山遭遇巨大危机,前合伙人希望他能重回金山,力挽狂澜。

“两位大哥二十多年的情义,四五千兄弟们的前途,我也于心不忍!”最终,雷军的选择是“责任身上扛,情谊两肩挑”。

芯片短缺,竞争加剧,大国博弈,手机市场并非温室;此外,小米手机也面临着冲高的困境,这不禁令人产生一个大胆的疑惑,如果ALLin 汽车 的过程中小米手机出现危机,雷军要专注哪个,他将如何选择,要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的主流 汽车 圈只有特斯拉的掌舵人马斯克同时经营着多板块业务,其他人100%投入 汽车 都很难做好,更别说分身。雷军如何平衡他的手机和 汽车 业务,可能会是小米 汽车 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米要造什么车?

今年的演讲中,雷军还提到了一个“车”字。

他是这么说的,在小米手机从3000元至4000元爬坡的过程中,“团队压力巨大,通宵达旦开会,商量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如何破圈,如何影响商务人群,甚至是不是要找跑车品牌联名等等。”

重点在后半句,“我也懵了,懵了一段时间后,我认为只有一条路:相信米粉,依靠米粉。”最终的结果也证明,米粉是靠得住的。

从小米造车伊始,摆在明面上的最大财富之一就是“米粉”。

发布会上,雷军也卖了一波情怀。演讲的最后,他宣布向小米手机首批18.46万用户,每人赠送 1999元红包。这是小米 历史 上第二次以无门槛现金的方式回馈用户。2017年底,小米曾发起1亿元无门槛现金活动,将当年超额的税后硬件综合净利润返还给用户。

米粉们对小米的爱毋庸置疑,问题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小米的第一辆车。比小米早一个月宣布造车的集度 汽车 正在加速首款产品的落地,但关于雷军要造什么车还是未知之数。

四个月的时间,小米集团对纵目 科技 、禾赛 科技 、DeepMotion(深动 科技 )和几何伙伴进行了投资,四家均为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此外,小米还投资了蜂巢能源和赣锋锂业,分别涉及动力电池制造和上游产业链。

小米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动力电池方面。

有消息指出,深动 科技 的四位创始人均出身于被誉为“中国AI算法黄埔军校”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他们将补齐小米自动驾驶各个模块的负责人阵容,并作为小米 汽车 自动驾驶研发的基础。这与小米的招聘海报相吻合,这份召集令显示,小米将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

此外,从其他地方也可以获得一些蛛丝马迹。今年5月11日,360宣布投资哪吒 汽车 ,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表示自己造车受雷军启发。

“我有一天和雷军聊了聊,雷军也认为自己是产品经理,他说造车说复杂也复杂,涉及的元器件很多,供应链很复杂,制造工艺也很不一样。但说简单也很简单,你把它看成一个产品,用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思路,看能不能做成相对在某个价位上最好的产品。”周鸿祎说。

至于雷军要做什么价位的产品,如何定义最好,还需要时间的印证。大概率,雷军自己也还没有想好。

演讲之余,雷军还参与了一档访谈类节目的录制,名为《雷军请你超大杯》,第一期节目请来了著名导演孟京辉。

在节目中,雷军问道,“当代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如何选择,甚至为此感到焦虑,该怎么克服选择焦虑症?”孟京辉笑着回答:“选最难干的事儿!你要选择一容易的事儿,你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没事儿干了。”

走上了造车之路后,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雷军都不会焦虑了。

小米金凡是谁

原标题:小米要造“年轻人的第一辆新能源车”?造车传闻一出,市值就飙500亿, 汽车 专利、产业布局“一箩筐”,小米这样回应…

小米将要发力年轻人第一辆新能源车?

网传小米造车,小米集团股价尾盘一度暴涨10%

2月19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消息一出,小米集团股价随即大涨,涨幅一度超过10%,截至收盘,涨幅收窄至6.25%,报30.6港元/股,总市值为7723亿港元。

随后,小米集团对于最新造车传闻回应称,“等公告”,更多信息暂不予回应。

雷军此前曾多次考虑造车

早在2013年,雷军就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撰文称,“我对Musk的Tesla 汽车 很感兴趣。”

在拜访马斯克和试驾特斯拉后,雷军认为,Tesla的成功依赖的是准确的定位、先进的产品思维,以及用当下尖端成熟的技术把超前产品构想稳健、可靠、经济实现的超强系统工程能力。马斯克造特斯拉“也是软件、硬件加互联网,铁人三项”。而用“铁人三项”的互联网模式做手机,一直是小米的商业模式。

2015年,雷军曾流露出造车想法,但反馈并不乐观,没有继续推进,雷军转而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2017年,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 汽车 A+轮的融资。不过,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招股书显示,顺为资本并没有出现在主要机构股东中,其在两家公司上市时的持股份额均不到5%。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了小鹏 汽车 C轮的融资,投资5000万美金。

据悉,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 “micar” 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的王川,多次与蔚来、小鹏等中国新造车公司高层交流,了解行业情况。

有媒体称,2019 年第三季度小米决策层在董事会上再提造车,王川拿出 汽车 行业调研报告向雷军建言,认为 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不过,小米始终没有官宣造车,种种相关消息,也都被辟谣。

小米积极布局 汽车 领域

尽管小米尚未正式加入造车大军,但一直积极布局 汽车 领域。

企查查APP显示,当前小米关联公司拥有的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共有134件,并且,小米多家关联公司均将 汽车 零配件作为经营范围登记。

企查查投融资显示,小米关于交通运输类的投资达到17项,其中,2012年,小米曾投资木仓 科技 ,据资料显示,北京木仓 科技 是一家专注于 汽车 领域的实用应用开发商;2014年,小米投资了车载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商凯立德,和车载智能产品研发商睿米等。

具体业务上,小米此前已公开的发力点是物联网大版图里的车联网车载服务系统。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 汽车 人机交互系统。两个月后,小米 MIUI 负责人在 “MIUI 负责人在线” 活动中表示,正在考虑研发基于 MIUI 的车载服务系统。2020年6月,小米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有分析认为,“时间点让他(雷军)下定决心”。就目前来看,新造车是值得一搏的风口和时代机遇。在供应链方面,特斯拉等先行者已帮助培育了相对成熟的供应商和具有相关管理经验的人才。市场也对智能电动 汽车 情绪高涨。

根据2020年9月正式实施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小米造车的第一步,可能是选择一家具备生产能力的整车厂合作。

科技 巨头纷纷杀入造车赛道

2020年,新能源 汽车 是当之无愧的风口。特斯拉股价上涨近7倍,登顶全球市值第一大 汽车 公司,是传统车企龙头丰田的三倍有余。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屡创新高。

风口之下,恒大 汽车 市值已超6000亿港元,贾跃亭创立的FF也即将纳斯达克上市。

目前,新造车运动正开展地如火如荼。 科技 巨头纷纷开始打造自己的“造车梦”。

2020年12月底,外媒报道,苹果正在美国设立 汽车 组装厂,并开始与全球 汽车 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合作洽谈,预计2024-2025年,“Apple Car”就会正式亮相。同时,苹果目前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芯片。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 汽车 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吉利控股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表示,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

腾讯、阿里、华为、滴滴、亚马逊、谷歌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造车赛道。

小米汽车工厂选址逐渐明朗 或将在北京+武汉两地建厂

小米金凡指的是此前小米 MIUI 因为 bug 频发和稳定性问题而备受网友诟病,一时间小米 MIUI 负责人金凡也不得不承受了舆论和用户的讨伐。

此前,有网友发现小米MIUI团队中的部分开发人员使用的手机为iPhone,结合MIUI12目前Bug比较多的现状,称连小米内部员工都不喜欢用小米。

针对这一传闻,MIUI负责人金凡在小米社区发布辟谣贴进行回应。金凡表示,在MIUI团队中,95%以上使用的都是小米手机,十个人中不到一个人用的iPhone,且自己过去九年时间内的主力机一直都是小米手机。

最近抱怨MIUI的就多起来了,而MIUI项目的负责人也直言不讳坦承粉丝反馈的问题,金凡也说了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路线图。就MIUI和EMUI比较起来,确实MIUI可玩性更高,更偏年轻化一些,功能也丰富一些,EMUI真正能让很多人接受的应该是其稳定性和足够简洁。MIUI特点

MIUI的可玩性高,功能多,这是米粉常常引以傲的,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背后需要MIUI团队做大量的工作,你可以想像一下,同样都用安卓,华为做减法,而小米在小功能上做加法,显然小米在这块投入就会非常大,而软件这个东西,需要不断迭代。

以上内容参考:金凡(高级工程师) - 百度百科

小米汽车高薪抢人背后,新风口还是内卷?

易车讯?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财联社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信息称,备受行业关注的小米汽车或将用北京+武汉的双工厂模式造车,即在通过收购方式以获得产能和生产资质以便迅速投产,同时另选址自建厂保证接下来稳定的产能需求。

小米汽车总部落户北京之前,小米即将接手宝沃北京工厂的消息便已甚嚣尘上。报道称,目前北京市有关方面正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推进收购宝沃一事,将宝沃18万辆产能转入小米汽车项目。如无意外,这一方案或在9月内落地。

不过,宝沃汽车工厂现有产能显然无法满足小米汽车未来十年多达百亿美元的投资。诸如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多基地布局模式或也是雷军的之一。近期出现在某招聘网站上有关小米汽车武汉工厂招聘部分操作工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雷军的。

据招聘公司相关人士的消息称,现在入职的话,先去小米的中控和车身的供应商工作。等工厂建好后作为储备人才纳入。小米汽车可能已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完成了自建工厂的选址,并很快会开工建设。

在小米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后,不少城市均向小米抛出了“橄榄枝”,但武汉的呼声最高。此前,武汉市商务局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作出回应称,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和推进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值得一提的是,毗邻汉南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对”发展的湖北仙桃市,也在小米汽车湖北版图的范围之内。一份网传文件显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对的仙桃高新区的合作内容,就包括了小米研发基地。

一位仙桃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访时表示,小米现在在仙桃有一个工业产业园,但小米汽车的工厂和研发中心都还在谈,都没有最后定。现在湖北正在推进五县融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争取,最后落在哪里不好说,但仙桃机会比较大。

小米的前景怎么样?

“小米加入 汽车 行业,车企的内卷才真正开始。”一名传统车企的员工对于小米 汽车 的成立,发出这样的感叹。

小米 汽车 正式宣布成立不到一周,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小米 汽车 求职互助小组”里已经有超过300条讨论的帖子。伴随小米 汽车 在北京正式落户的消息,内推、面试、投递简历成为该小组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

粗略统计,小组内参与讨论者的标签有蔚来、吉利、长安 汽车 、通用 汽车 、上汽、一汽-大众、广汽、现代 汽车 、天际 汽车 、北汽等整车厂的员工或前员工,另外还有泛亚、博世、埃孚等 汽车 供应链企业的从业者,大家讨论的核心都围绕着投递简历情况、面试进度、薪资待遇等问题。

据报道,有猎头表示小米挖人,给出的薪资比市面高出20%-30%。作为今年上半年才宣布造车的小米,似乎有成为 汽车 圈“最佳雇主”之一的苗头。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高薪与“造好车”之间到真有着直接的关系?

激励还是内卷?

近日, 吉利 汽车 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朋友圈公布,其已加入顺为资本。该机构是雷军和许达来在 2012 年创办的风投机构,胡峥楠担任投资合伙人。除了公布最新状态外,胡峥楠还顺便打了个广告“有好的项目、革新的技术,欢迎推荐。”

吉利技术“大牛”跳槽小米,这只是小米挖人的冰山一角。值得一提的是,胡峥楠顺手打的广告中,透露出小米对革新技术的高度重视。

据招聘网站信息显示,小米上海地区开出的薪资范围为30-60K和14薪,岗位主要为研发和技术类负责人或骨干,其中要求应聘者具备5-10年的工作经验。而同为上海地区的特斯拉,部分要求工作经验5-10年的技术岗位,同样也开出了30-60k的薪资,有些要求3-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岗则开出了20-40K的薪资。与特斯拉相比,小米 汽车 开出的薪资范围基本持平。

此外,在小米 汽车 官宣当日,雷军公布小米 汽车 已搭建起一支300人的团队。据了解,该团队一部分来自内部转岗,另一部分来自对外招聘。内部转岗人员要求原工作主要为偏技术和研发方向,而外部招聘人员,同样也以技术岗为主,比如吉利的胡峥楠。

据小米官方透露,小米 汽车 招聘以来已收到超2万份简历,目前仅300余人完成入职。其中,有一位网友表示刚拿到小米offer,其表示“小米期权分5年归属,而且行权要满足三个里程碑。”对此条件,另一位网友评论“这种方式肯定比已经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等直接发要坑一点,就看你愿不愿意相信小米了。”

5年时间,并且需三个里程碑,意味着加入小米 汽车 想通过期权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前提必须是相信小米 汽车 一定能成功,并且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对于小米 汽车 的挖角,吉利、长城、岚图等其它车企也开启了人才保卫战。

在小米 汽车 成立前一天,吉利 汽车 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不超过3.5亿股的股份奖励........首批向10884名被激励对象授予约1.67亿股股份。”此外,还有全员家庭 健康 保险,即员工及直系亲属的意外/重大疾病保险。长城 汽车 向8784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10.1万份,向不超过5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万股,覆盖范围超过50%。而岚图核心骨干将有权持有岚图 汽车 至少10%股份,一汽更是提出员工人均收入提高至超过18万元的目标。此外,近期宣布混改的广汽埃安,也表示“将开展员工持股,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吉利这个也太画大饼了”有网友对吉利的“共同富裕”提出这样的评价。“换算成现金每人每年能分8万多元,这1万多人的职位至少需要是中高层领导,高低职位不同对应能分到的数额也不一样。”

此外,该网友还表示“吉利 汽车 的薪资在行业内属于中低水平,从2020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吉利员工跳槽。未来5-10年新兴 汽车 厂会大量扩张,所以为了留住人才,吉利这个政策目的是把核心技术人员留住3-5年,给自己留有做好人才储备的时间。”

按照吉利集团公告表示,被激励者有以下情况:一、业绩目标未获达成(或部分达成后按比例归属(倘适用));二 选定参与者因任何理由而不再为参与者; 三 雇用选定参与者的联属人士不再为联属人士;四作出本公司清盘令或通过本公司自愿清盘决议案。奖励将自动失效。

显然,车企们提出的股权激励,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或限制条件。但小米 汽车 掀起的抢人大战,显然对 汽车 从业者们是利大于弊。

不过,新兴 汽车 企业高薪挖人,小米并不是第一家。几年前的乐视 汽车 ,从传统主机厂挖走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见证了。此外,去年宣布破产的拜腾,也曾用高薪招揽了不少业内人才,“5000万零食费、上千元一盒的名片”的让人叹为观止,但最后却发不起工资而破产。

因此,这一轮抢人大战中,各家车企开出的高薪和激励,是机遇还是需大于实,需要大家檫亮眼睛。但显而易见,随着小米等的加入,车企之间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

心情高兴才能造好车

“生产普工,底薪5341,年薪11万、12万。”这是特斯拉对车间生产线普通操作工开出的薪资待遇。作为上海一线城市,万元左右的月薪显然并不算低。因为,据公开数据统计,2021年本科应届生的平均起薪为5809元,这两组数据相差并不大。

其中,最让大家心动的还有一条:“五险一金之外,还增加个5%的补充公积金,扩充商医疗保险,社保内医疗费用100%报收,覆盖员工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对此,有网友评价“仅这一条就能秒杀很多国内车企”。

虽然小米 汽车 现在并未明确是自建工厂还是代工生产 汽车 ,但对于部分其它车企的一线工人而言,特斯拉普工的薪资和,简直羡煞旁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位西安比亚迪工厂的普工直呼,他表示比亚迪西安工厂“普工合同上写的是1680基本工资,算上加班每月能上3000,加班多的话能到4000多点,此外每月还有150元的伙食补助,社保正常缴纳。”

吉利晋中 汽车 厂近期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显示,薪资待遇为焊装车间20元/小时,其他车间19元/小时。月工时260以上,综合工资6000。上班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半个月白班,半个月夜班),上六休一,提供免费4人间住宿,但水电自理,此外每月还有200餐补。

虽然,不同城市生活水平不同,薪资待遇也有明显的差别。但很多人认为,国内 汽车 企业给普工开出的待遇,明显不如特斯拉。

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特斯拉过万的月薪并不好拿,有前特斯拉员工表示“很少会拿到那么多,因为加班不多。”此外,还有网友反映“特斯拉工厂不提供免费住宿,需要自己花钱。”

新一轮造车热掀起的新风口,让高精尖人才再次成为香饽饽。相比之下,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很少受到企业和外界的重视,但作为每一辆新车诞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对企业的影响同样值得重视。

雷军造车,投入百亿赌上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对于小米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有人说小米本质上是个硬件公司,但雷军又一直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有人说小米的手机低端,在中高端机市场没有竞争力,但小米又分拆Re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开始抢占中高端手机市场。

从营收构成上来说,小米确实是个硬件公司。

在小米发布的2019年Q2财报中显示,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营收达到320.21亿元,占小米总营收的61.64%。l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营收为149.45亿元,占比28.77%,而互联网服务营收只占到8.82%。

业务增速表现的也很明显,loT业务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3.99%,远超过手机业务不到5%的增速。

这也凸显了小米的产品现状: 智能手机依然是营收基础,但进入存量竞争,loT才是未来核心增长点。

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增长陷入停滞。在2019第二季度,中国新增设备数合计为8555万台,同比下滑21.6%。

据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2019年Q2在国内的手机出货量为1150万台,排在了华为和OPPO、VIVO的后面。小米旗下小米9的销量不佳,但依靠红米Note 7和K20系列,实现销量的小幅上涨。

面对智能手机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小米的策略也很明显:

一是双品牌发展,抢占中高端市场,提高毛利。 小米目前的手机均价还较低,仅有754元,也就是一台Redmi 7A的价格。均价低,毛利也低。

19年初,小米拆分小米和Rea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前者死磕性价比,后者进入中高端市场。这一举措帮助小米加速在手机中高端市场的发展,2019年第二季度在2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32.3%。

二是国际化发展,将手机业务增长压力转移到国际市场。

不光中国,全球手机市场也不景气,呈现负增长的态势。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3%。全球头部手机厂商中,苹果和小米都在下跌,小米同比下降了0.2%。

小米在印度市场一直有较大优势,第二季度占到了28.3%的市场份额。印度市场是全球大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依然还在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二季度出货量为3690万台,同比增长9.9%。

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增速也在放缓。 2019年Q2的出货量增速为4.8%,远低于去年第二季度的107.6%。

可见,小米在国际市场的增长也很艰难。

loT会在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增长已成共识。

根据IHS预测的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从2015年的154亿增长到了2020年的307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754亿。

对此,小米的AloT战略是, 以智能手机作为第一入口,以小米音箱、空气净化器、小米手环等作为入口,构建个人和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上已经接入了超过2200款产品,大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小到牙刷、插线板、移动电源等,涵盖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

早在2018年,小米非手机的loT设备连接数就已经超过1.5亿,其中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赋能的设备超过1亿台。

最后,作为关注互联网求职的在线教育公司,我们来聊一聊,现在加入小米,还有多大的发展机会?

要明确一点: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要想成长快,就一定重视发展红利问题。

这个红利可能是收入上的,比如你早期加入小米,可以拿到一定股份,上市后实现。这种红利也可能是个人成长上的,即让你负责一款用户量大的产品,通过业务增长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职景之前的社群讲座中(加入社群,可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关键词“1”),有前小米产品项目负责人向我们分享在小米发展的不同阶段,加入小米所获得的红利:

初创期: 如果是2010-2012年加入小米,红利体现在个人的收入层面。在这个时间段加入小米的员工大都拿了不少股票,前几百位加入的员工即便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在北京付个首付还是不难的。

成长期: 2014年左右,当时小米还算不上一个大公司,急缺人才,这时候加入小米,公司更愿意把一些重担放到新人身上,新人更多吃到的是成长红利。

成熟期: 现在的同学再加入小米,不可能像几年之前一样,进去了就能全面负责一个千万级日活的产品。新人进去的机遇,和其他大公司无异,在于平台的赋能。

职景的主讲人老师在加入小米的时候,倾向于参与小米云盘这个项目,最终却去到浏览器这个项目。但最后的发展结果是,小米云盘的发展受阻,项目几经转手,产品经理换了好几茬,极不稳定。反而浏览器非常稳定,借着浏览器项目发展的势头,他学到及见证很多东西。

可见,加入小米等大公司的风险在于,如果你加入的项目短时间内没有实现业务增长,最后业务可能会被砍掉,造成项目组的人员被拆散。你可能被分配到其他项目组,不再具备主动选择权。

因此,加入小米等大公司,至少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是要关注项目,要详细了解项目的以下信息:

- 项目的成立时长,时长越短越不稳定

- 项目的负责人,越是大牛,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 公司对于这个项目的目标和规划,如果是尝试性的业务,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很容易被放弃

以小米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判断出小米未来的发展重点是AloT业务。因此,如果你现在进相关部门做AI或者loT业务,肯定能得到快速成长。

其次是要看具体的工作内容,这个是尤为要关心的。 所谓用户产品经理、内容产品经理,其实都是笼统意义上的,涉及到具体工作,才会转化成真正的价值。

例如做新闻产品,核心工作主要是进行内容优化,这个时候同时也会涉及到用户运用和用户产品相关的工作。

最后,还要关注你的直接Leader。 大公司等级森严,需要逐级汇报,直接Leader会决定你的很多事情。一方面决定你能不能真的学到东西,另一方面是决定你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观察他是否会是一个好的Leader:

- 了解他的基本信息,通过脉脉、领英等职场社交产品查看他的学历、工作经验。如果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很好,那说明他的基本素质比较高。

- 查询他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如果你的Leader恰好喜欢在网上写东西,那通过他写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大概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的形象非常专业且谦逊,那么很可能你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Leader。

- 如果没有更多的途径了解他,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大致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他谦逊有礼,那他可能教养和情商都比较高。如果你对他比较疑惑,那可以直接询问一些与新人培养相关的问题,比如“小米的培养体系是怎样的?你会怎么来带我?”。

搞清楚以上三个问题,再考虑是否加入。当然,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成熟的大公司。

如果你在转行产品、校招求职产品时遇到了问题,可以随时找我聊聊,我可以帮你看简历、梳理面试。

我也总结了很多产品求职资料,包括拿大厂offer同学的求职作品资料,大厂原型交互参考,b端c端产品面试问题汇总+解析等,对你产品求职会很有帮助。

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产品”,获取以上资料

文 | 南方

编辑 | 美龄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造车的话题真的层出不穷。

首先是小米,一直否认造车的小米还是没有逃过“真香”定律,雷军高调宣布造车,并揭秘定位中高端的小米首款 汽车 将在3年内推出;据悉滴滴也已经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就在前两天,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等厂商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的首款Huawei Inside(HI)智能纯电轿车ARCFOX极狐阿尔法S正式发布,华为“造车”顺利迈出第一步。

而几天前,雷军与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大佬聚会的照片也一度引发轰动,与他一起合影的是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蔚来创始人李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正因如此,“雷军成立造车者联盟对抗燃油车”的言论在网上流传开来。

其实这只是华夏同学会的例行聚会,今年恰巧是雷军做东,而且时间点选在了小米官宣造车之后。这次同学会的参与者还有红杉资本沈南鹏、美团创始人王兴、滴滴创始人程维、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以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等等一众投资圈和互联网圈的大佬。显然,此次“同学会”的举办,让众多企业家对未来新能源 汽车 内容展开探讨,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在未来发展上形成共赢,也将为小米集团进军造车领域提供更多意见。

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时说的话,颇为壮烈,“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在新能源车的第二波战事中,智能电动 汽车 企业整合,抱团取暖的确十分务实且必要。

官宣造车简单,但真正要造一台车其实并不简单。造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个难度几何级上升的红海领域,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李书福当年回应造车时曾经说过, 汽车 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个沙发”。而智能车大行其道的新赛道上, 汽车 似乎要变成“一部手机加上四个轮子”了。

2014年,雷军作为法人的顺为资本以创始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到了蔚来 汽车 的创办,同年成立的小鹏 汽车 ,也获得了顺为资本的投资。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三家龙头企业,雷军一人就投了俩。紧随其后的2015年,小米开始申请各种 汽车 专利。

作为特斯拉最早一批车主、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的早期投资人,雷军坦言,过去几年,小米高管会上也讨论过几次 汽车 业务的话题,但那个时候,小米的主题是补课,首先要做的是把手机业务做好,先稳固手机的基本盘,所以主要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电动 汽车 产业的发展。

“讲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是不愿意的。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雷军回忆那段时间,表示自己白天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

如今,新能源 汽车 产业处于风口之上,前有一众造车新势力慢慢煎熬即将出头,还有恒大来分一杯羹,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的入局,更是为火热的新能源添了一把火。作为最早提出“风口”理论的雷军,终于还是决定下场了。

做这个决定之前,雷军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抉择。他说,他想起当初创业时的处境,当时巨头林立,小米一无所有,但依旧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而小米如今已经是世界五百强,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小米是不是还有当年的勇气和决心。

雷军的决定将关乎小米未来十年的发展,过去的75天里,雷军每天都在思考,最后,在经过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后,雷军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

有千亿现金储备、有完善的智能生态的小米,已经不用考虑新能源 汽车 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它要考虑的是,造车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好。小米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智能 汽车 对于小米来说,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也是小米的智能生态中必不可少环节。小米拥有全产业的生态布局,智能 汽车 能够将小米在手机、 汽车 、家居等智能生态链上的全部产品打通,不仅为小米智能家居硬件提供了向外延伸的空间,更是为以“小爱同学”为代表的语音交互等软件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在未来智慧出行的场景中,小米以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构建的全新业务版图,能够带动全品类业务的提升,商业逻辑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闭环,实现当初所期望的“万物互联”的愿景。雷军这一步棋,不可谓不高明。

广泛的用户群、丰富的生态链产品、庞大的数据积累,让小米在对用户的理解方面,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也让雷军对进军造车业务的决心很足,而小米充足的资本也让他有底气撑得起那句“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因为雷军清楚,只有在技术上的长期积累,才能带来核心领域的突破创新,和产品上的集中输出。

但雷军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相比智能手机,智能 汽车 产业要复杂的多,供应链也更长,这些都是小米缺乏的。而且造车作为重资产业务,势必会对小米的主业和营收带来较大的负担,一旦影响到主业,投资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呢?

马斯克曾说过,做一个企业家就像吞玻璃和凝视着死亡深渊一样。虽然造车初级阶段可能遇到的难题对于有着丰富经验的雷军和雄厚资本的小米来说都并不是问题,但在 汽车 量产之后,还有包括产能效率、交付时间、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曾让新能源车企折戟的难题等着他们。

就连雷军自己也在发布会上感慨,“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属于智能 汽车 的时代。对于雷军而言,小米造车的目的和初心是,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用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眼看特斯拉负面消息愈演愈烈,大家对于国产智能电动车的期盼望眼欲穿,希望雷军和小米能够不负所托,毕竟更艰难的征程,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