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排行榜

文章内容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图

ysladmin 2024-05-28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的现状?

2.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3.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4.小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图

分析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的现状?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呈上升趋势

       全球新能源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宣布将在2035年停售燃油车并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车,欧洲出台最严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车企转向电动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高增速发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缓,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17万辆,2020年产量约为255万辆。

       注:2020数据为前瞻结合历年发展情况及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上升,欧洲市场占比第一

       根据EV Sales数据,2019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约22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近10%。据EV

       Sales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24万辆,其中欧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欧洲以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慢,但仍然保持显著增长趋势。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块市场蛋糕,全球各地区纷纷发力,依据各国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及产业链现状推动发展。从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被欧洲取代。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3.06%;中国大约占41.27%;美国占比10.12%;日本占比0.96%。

       注:内圈为2020年区域竞争格局,外圈为2019年区域竞争格局。

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为主要产品,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动和插混动力仍然占据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占比约6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32%;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足1%。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易车原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2022年已经过完了。回顾这一年,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没有往年如火如荼的气势,但也在稳步发展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虽然经历了芯荒、涨价、退补等一系列风波,但从年终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基本依然是合家欢的场面,销量前十名车企中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就有6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更是成为市场绝对的主力军。

       新能源车年销量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

       根据1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由此,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销量同样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5.6%,相较2021年高出12.1%,说明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

       从车型级别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涨幅均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238.6万辆,同比增长143.7%,其中主销价格集中在15万-20万元,累计销量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增速第二的是C级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0.9万辆,同比增长138.1%。这也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高端赛道已经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从驱动形式来看,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售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0%;燃料电池汽车销售0.3万辆,同比增长110%。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新能源销量一骑绝尘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车企中,大部分是增长态势,增长超过100%的车企就7家,分别是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

       这其中销量最高的非比亚迪新能源莫属,凭借着多款爆款车型和强大的技术积淀以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迅速攀升,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近180万辆,比后五名的销量总和还多,不仅位居自主第一,更首次超越一汽大众成为当年车企销量冠军。销量同比增长208.2%,仅次于吉利新能源的277.9%。

       销量第二名的上汽通用五菱主要销量贡献来自爆款宏光MINI EV,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达到消费者预期的续航里程,非常受城市和乡村用户欢迎,虽然今年没能坐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依然卖出了404823辆,在轿车销量中排名第二,占品牌总销量的91.6%。

       排名第三的特斯拉是排行榜前十中唯一的合资(独资)品牌,全年累计销量439770辆,同比增长37.1%,增长率超过蔚来和小鹏,市场份额占比7.8%,其中Model Y全年贡献销量约31.5万辆,占品牌总销量的71.6%。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斯拉销量排第三,但营业额与利润应该能排第一。

       吉利汽车新能源2022年销量304911辆,以同比277.9%的增幅成为传统车企阵营中增幅最快的品牌,主要原因还是去年销量基数较低,2021年全年仅有80694辆。另外几何和极氪成为今年拉动吉利汽车新能源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极氪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71941辆,同比增长1197.6%。

       其他如广汽埃安、奇瑞、长安等作为国内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型销量方面同比增长都超过100%,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同比增长也达到了41.7%和50%。销量出现下滑的车企仅有一家,它就是长城新能源汽车,同比下滑7.5%,原因与其欧拉品牌低端车型黑猫和白猫停产有重要关系。

       总体来看,传统自主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的都很快,依然占据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

       新势力品牌中“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

       进入2022年,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蔚小理”第一梯队的格局基本就已经被打破,每月销量前三名不再固定,经常是有车企出现掉队,亦有车企不断突破并快速补位而上。

       这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此前位于第二梯队的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把重心放到了市场更大的A00级和A0级市场;另一方面,“蔚小理”在2022年都遇到了各自的劫数,蔚来产品平台升级后遇到需求减弱的市场怪象,小鹏汽车遭遇G9上市定价风波,理想汽车也遇到了因理想ONE停产引发车主维权。这也造就了如今基本是“蔚哪理小零”五强并列的局面。

       首先是哪吒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152073台,同比增长118%,连续29个月增长,也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新势力。销量爆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定位精准,那就是从中低端市场切入快速实现规模化。目前哪吒在售的主力车型为哪吒U和哪吒V,哪吒V主打10万元级的小型纯电SUV,而哪吒U则为紧凑型SUV,更注重科技、配置。

       同时哪吒也比较注重在整车、三电、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级别的最高品质。其试水中高端市场的哪吒S,定位中大型轿跑,指导价20.28-34.18万元,较低的起步价让它在同级车型中同样很有竞争力。

       其次是理想汽车,2022全年销量133246辆,同比增长47.2%,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虽然理想ONE的停产引起了一些老用户的不满,但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跃升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业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难度是很大的。他认为,要推动实现20%的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

       来源:国新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难度大?

       与此前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规划》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了下调,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5%调整为20%。对于为何将目标定在20%,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至于为何采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辛国斌认为,“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但辛国斌认为,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了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

       来源:盖世汽车

       对于这一目标,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分别达到25%和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97%和31.95%,所以不论20%还是25%的目标,增长潜力要求均较高,但相较之下,20%的目标更加实际。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时已经面临一定的阻碍,如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

       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坦言,在《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是有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声音更加积极一点,提出了25%的目标,这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确定一个目标,大家努努力、蹦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样对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从整个全行业征求意见过程来看,很多方面认为这个目标定到25%太高了。”辛国斌说,综合考虑,最终把目标定在了20%,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也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既已定下,那么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思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问题。

       辛国斌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实现20%这个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其中在供给侧方面,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来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方向,如《规划》的第三章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等。在需求侧,《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痛点重点关注,如第六章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

       从《规划》内容与2025年目标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或迎来巨大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此前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政府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接下来要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会被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这是整个产业和市场针对未来电动化大趋势所做的全方面发展培育换来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制造国,单一的国内市场需求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尝试的方向,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会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该资深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乘用车整体渗透率将达到38%,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汽车发展现状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同时,财政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给予支持。除了这些,这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一起来看看。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土坯,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届时,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100km,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300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9kW/kg,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的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充电将会更方便、更便宜

       随着纯电动车型平均电耗的降低,其日常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同时,《规划》提出将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差、电动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用电,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

       此外,政府财政将对充电电桩建设给予支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并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2019年,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为2577万辆,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预计在500-600万辆。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车型,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

       根据专业媒体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40%的复合增速,与之相关的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大幅的增长,2019-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2.47%,最大市场容量达到402.6亿元。

       写在最后:《规划》的出台,既是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也是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现状新能源汽车是指不使用传统内燃机或燃油车的汽车产品,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货车、燃料电池汽车(CNG/LNG/CNG/EGR)等车型。新能源汽车是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达3396.9 GWH;其中三元锂电池规模达2349.6 GWH;磷酸铁锂电池规模达406.7GWH;三元锂电池规模达250.0GWH:锰酸锂电池规模达1637 GWH钻酸锂电池规模达46.5 GWH。

       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规模远未到开发阶段,呕待市场拉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规划安排,加快对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创新,推动钾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强核心零部件及整车关键技术攻关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研发与应用体系。

       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汽车底盘、辅助装置等是纯电动汽车的组成构件。纯电动汽车指的是仅仅凭借自带的电池所存储的能量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这种纯电动汽车噪声小、零排放,因此是最为环保的一类汽车。这类汽车只有唯一的动力来源,完全凭借着电池储能,所以行车里程的距离取决于电池储能的大小。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于研发高容量、储能速度快的电池。同时,要注意建设大型的充电站。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